- 注冊時間
- 2012-7-1
- 最后登錄
- 2012-7-4
- 閱讀權限
- 20
- 積分
- 105
- 精華
- 0
- 帖子
- 39
- 積分
- 105
- 帖子
- 39
|
這兩天閑天無事,看了兩本育兒類的書集,《與孩子一起做夢》和《捕捉孩子的敏感期》。第一本是韓國人寫的,真跟韓劇一樣,幾天不看,再接著看還在原地踏步踏。這書中語言就像是跟你拉家常,就那么點事,來來回回說,但也不嫌煩,還是愿意繼續讀下去。
第二本,案例多,且所有的案例全是孩子敏感期,育兒專家孫老師的點評惜字如金,少之甚少。這本書像大雜燴,孫老師把別人寫的文章集于一本,也算自己的作品,可見“專家”其實很容易當上的。讀過這本書,讓我很想問一個問題:孩子有不敏感的時候嗎?
嬰兒出生后,吃手是敏感期,這能讓口知感味覺,又能煅煉手的肌肉發展;
語言敏感期,學說話時,總是出現驚喜;
爬爬期,走路期, 交朋友期,……0-6歲每天都在敏感期中度過。
其實,照這種理論推下去,成人每天也處在敏感期,也許這段日子,我非常喜歡玩游戲,游戲敏感期到了,就必須讓我玩個痛快,才能讓以后不再沉迷游戲。所以這顯然不對。
請不要動不動就說這是孩子的敏感期,因為敏感民期說白了,就是讓他們一直工作,別去打擾他們,盡情地吃手,盡情的爬爬,盡情玩水,盡情……。這只不過是人成長過程中要學習的一些生存之道罷了。家長們應該在好的方面讓孩子體驗,不好的方面及時禁止。太過于放任,等于在滋長他們的任性。
《與孩子一起做夢》雖然語言簡樸得很,也羅索得不行,可是這本書有一個信念,那就是為了一個目標堅持。我僅僅在拿到這本書的第一天,就開始閱讀,直到讀完為止。
《捕捉孩子的敏感期》是在可馨上親子班的時候,幼兒園老師推薦看的。自從買來,翻了前幾頁就沒有看過。因為讀過《與孩子一起做夢》之后,我發現我確實需要多讀幾本育兒類的書集,來好好培養孩子。于是,再次把這本書拿出來好好讀一把。可惜,這本書講的太虛了,不務實。就如同某人在說孩子用小勺吃飯時,關節在動,肌肉在動,手和嘴是如何配合才能吃上飯。這都是孩子在學習。我覺得這簡直是廢話,孩子不那么做,能吃著飯嗎?這是人生存的必經過程,用得著這么強調是在學習嗎?是需要大家去關注的一個敏感時期嗎?
|
|